颱風來臨前天氣會有什麼改變
颱風來臨前天氣會有什麼改變? |
老師
2007/11/12 11:00
163.016.119.242
颱風來臨前天氣會有什麼改變? |
■來襲前的下沉氣流■:通常在颱風來襲前夕,天氣總是會特別清爽甚至炎熱,這是因為受到颱風外圍下沉氣流所導致的主要原因,當颱風靠近台灣地區但是尚未接觸及台灣的時候,颱風因為本身為((低空輻合))導致周圍空氣氣流流向颱風地帶,((高空輻散))至氣流由颱風上空流出而向周圍下沉流動,如此循環導致颱風接近地帶的地區往往都會((水氣減少))((氣候乾燥))((空氣穩定))((天氣悶熱))的情形,這也就是為什麼您說颱風來襲前天氣往往清爽 |
颱風的外圍是一片的下沉氣流在颱風外圍環流還沒開始侵襲時,由於夏季容易出現午後雷陣雨,雨後氣溫降低較涼爽,但是,颱風的下沉氣流使得午後熱力對流無法上升,故下午時天氣仍晴朗炎熱,氣溫會持續上升至下午3時,當然氣溫會比較高。
颱風走了之後,台灣會吹西南風,主要是因為颱風是一種逆時鐘旋轉的氣旋。
>。<懂ㄌㄇ?? |
颱風唯一的利處是能帶來豐沛的雨水,台灣地區在夏季有百分之六十的雨水來自颱風,倘若沒有颱風,台灣將嚴重缺水,民國六十九年的幾次颱風都在遠方掠過,未曾為台灣帶來雨水,因此台灣各地當年普遍出現乾旱現象。 (1)暴風:由於風之壓力直接吹毀房屋建築物、吹毀電訊及電力線路、吹壞農作物如高莖作物,並使稻麥脫粒等,強風是颱風造成災害的主因。 (2)焚風:使農作物枯萎。 (3)鹽風:海風含有多量鹽分吹至陸上,可使農作物枯死,有時可導致電路漏電等災害。 (4)海浪:狂風時必有巨浪,颱風所產生之巨浪可高達一、二十公尺,在海上造成船隻翻覆沉沒亦時有所聞,此外,波浪逐漸侵蝕海岸而生災變。 (5)暴潮:暴風使海面傾斜,同時氣壓降低,致使海面升高,而導致沿海發生海水倒灌。 (6)暴雨:摧毀農作物,使低窪地區淹水。 (7)洪水:山區暴雨,常引起河水高漲,河堤破裂而發生水災,沖毀房屋、建築物,並毀損農田。 (8)山崩:暴雨時沖刷山石,使山石崩落,擊毀房屋、死傷人畜、阻礙交通,沿山之公路常發生此種災害。 (9)土石流:暴雨夾帶崩坍的土石向下輸送,常使河道涮深及兩岸崩坍,下游土石堆積亦會埋沒道路、房屋及良田。 (10)病蟲害:水災後常發生蟲害、病害,損毀農作物。 (11)疫病:水災後常易發生傳染病,如痢疾、霍亂。 |
天氣特別清爽
晚霞特別紅
雲量增多
雲層變厚 |
颱風來臨前天氣會有什麼改變?
(1)高雲出現:在颱風最外緣是卷雲,白色羽毛狀或馬尾狀甚高之雲,當此種雲在某方向出現,並漸漸增厚而成為較密之卷層雲,此時即顯示可能有一颱風正漸漸接近。 (2) 雷雨停止:台灣夏季,山地及盆地區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發生,如雷雨突然停止,即表示可能有颱風接近中。 (3) 能見度良好:颱風來臨前2、3天,能見度轉好,遠處山樹皆能清晰可見。 (4) 海、陸風不明顯:平時日間風自海上吹向陸地,夜間自陸地吹向海上,稱為海風與陸風,但在颱風將來臨前數日,此現象便不明顯。 (5) 長浪:台灣近海,因夏季風力溫和,海浪亦較平穩,但遠處有颱風時,波浪將趨洶湧,漸次傳至台灣沿海,而有長浪現象。東部沿海一帶居民,都有此種經驗。 (6) 海鳴:颱風漸接近,長浪亦漸大漸高且撞擊海岸山崖發出吼聲,東部沿岸亦常可聞,之後約3小時後颱風就會來臨。 (7) 驟雨忽停忽落:當高雲出現後,雲層漸密漸低,常有驟雨忽落忽停,這也是颱風接近的預兆。 (8) 風向轉變:台灣夏季! 常吹西南風,也較和緩,但如轉變為東北風時,即表示颱風已漸接近,並已開始受到颱風邊緣的影響,此後風速並將逐漸增強。 (9) 特殊晚霞:颱風來襲前1、2日,當日落時,常在西方地平線下發出數條放射狀紅藍相間的美麗光芒,發射至天頂再收歛於東方與太陽對稱之處,此種現象稱為反暮光。 (10) 氣壓降低:根據以上諸現象,如果再發現氣壓逐漸降低,顯示將進入颱風邊緣了。
颱風是低氣壓,會把周圍區域的雲氣全部收捲進颱風中心 所以天空晴朗無雲,陽光照射毫無阻礙,更顯炎熱 |
所以在他周圍會有很強的下沉氣流,類似太平洋高氣壓的天氣 颱風越強,他的下沉氣流就會越明顯,這也就是為什麼颱風來之前午後雷陣雨會不明顯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