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采趣棧
台灣茶業百年發展史

  台灣由於氣侯溫暖、潮溼且雨量均勻,故自古即產有茶樹,根據淡水廳誌中記載:『貓螺內山產茶,性極寒,蕃不敢飲。』但此野生茶樹與今日吾人飲用之包種 茶或烏龍茶皆無相關。台灣茶葉歷史,隨著閩粵居民遷入台灣而有它的起源,惟在各種文獻中並無明確記載起源於何時,故無法將這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歷史傳承後 代子孫。早期台灣主要輸出品以茶葉、樟腦、蔗糖為大宗,當時稱為台灣三寶,更是風光一時,所以茶葉牽動了民間產業的發展,也影響了台灣文化百年來的演變過 程,及台灣在國際地位的浮現。尤以南港茶業早期的發展,對台灣整個茶業發展更具深遠。希望藉由此資料的整理,讓更多人了解台灣茶業歷史及查術文化新文化的 形成,讓民眾都能投入這項優美的傳統文化再造運動。



以下年代資料參考來源:
一、日據台灣總督府昭和七年(民國21年)之台灣民俗調查
二、台灣茶樹栽培法—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十二年)
三、昭和八年(民國22年)台灣總督府茶檢查所第十一年報
四、林馥泉所著--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
五、台灣百年來茶葉生態變化,田調及老一輩茶農口述整理而成

★西元1620年明代天啟以前
  相傳喜愛飲茶的閩粵居民遷入台灣,飲茶之風隨其傳入,無須懷疑。
★西元1661年
  應遠在鄭成功光復台灣之前,台灣中南部之植茶就有史實考據。台灣島內自用為主。
★西元1697年康熙36年(民國前215年)
  據諸羅縣(今嘉義)縣誌中記載,台灣中南部地方,海拔800尺至5000尺(240公尺至1500公尺)之山地有野生茶樹生長,附近住民將其幼芽以簡單方法製成茶作為自家之用。
★西元1723年 康熙62年
  赤嵌筆談內所寫:「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魚池、竹山、濁水溪流域的總稱)在深谷中,眾木蔽蔭,露霧密濛,晨曦晚照總不能及,茶樹色綠為松蘿,性極寒,療熱症最有效。每年通事與蕃議定日期,入山焙製。」以此觀之,台灣漢人早已利用山茶焙製茶葉。
★西元1796年 嘉慶元年
  烏龍茶是台灣最早製造茶業,遠在嘉慶年間即隨福建移民移植到台灣來,植茶為種籽播種,為當時茶葉栽培方式。(茶籽播種為最早播種方式)
★西元1805年 嘉慶十年
福建移民帶一批福建武夷種的烏龍茶來台灣種植,植於台灣北部地區三角湧(今三峽)、阿四坑、八角湖山坡地開始了茶苗種植。
★西元1810年
  台北地區茶樹種植於清朝嘉慶15年末,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侯傳入茶苗,在今深坑鄉土庫村山坡地種植,而後由該地遂漸傳開於台北附近的丘陵台地。
再據台灣通史中記載:「舊誌稱:嘉慶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於武夷茶,植於桀魚坑(今台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 互相傳,蓋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人工播種之經過記載」。台灣茶樹之人栽培,始于我國大陸早期移民來台,由福建移民所帶來閩茶品種開始種植。 產製方法來自福建武夷,開始製造烏龍茶供應島內消費。
★西元1840年 鴉片戰爭
★西元1844年
  王水錦生於道光24年4月28日。王氏「文山式製造法」亦以傳統烏龍茶方法加以改良為包種茶,後失傳,水較紅,後人尊稱「南港包種茶始祖」。
★西元 1846年
  閩浙總督劉韻珂的奏摺中得到答案’’台灣夙號股阜,近因物力有限,戶口頻增,以致地方日形凋敝。當時所以會有人地關係日趨緊迫的原因,乃是市場對台灣所需要的是米和糖,而適合植米、糖的田園,地較肥沃。
★西元1852年 咸豐初年 中國茶葉進入薰花年代開始
  茶之薰花製造史略,當時有北平煙莊,因福建鼻煙頗有盛名,煙莊為提高鼻煙之香氣,在長樂縣利用茉莉花薰製鼻煙,煙味特別優良,其後茶商起而效仿,亦試以茉莉花薰茶,結果甚佳,逐有花茶之問世焉。福州為花茶著名產地。
★西元1853年
  咸豐癸丑年2月27日魏靜時生,南港式製造法發明人。後人尊稱「南港包種茶始祖及老師」。是台灣茶業之根源,日本昭和天皇頒「白櫻花狀」以『台茶之父』褒揚。
★西年1855年 清咸豐乙卯年
  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茶種苗,種植於凍頂山,相傳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有待考證)
★西元1858年 清咸豐8年
  英法聯軍攻擊中國,迫令締結天津條約,規定台灣府(今台南市)為國際通商口岸,當時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曾派 人到台灣來收購烏龍茶的粗製品,1859年(咸豐9年)天津條約增闢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包裝運銷外國更為方便,從此 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量逐年增加。
英商怡和公司派員來台收購台灣茶葉外銷,開始了台灣茶葉外銷年代。
★西元1860年
  貿易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由於經濟發展的結果引起社會結構的若干改變,台灣對西方開放通商口岸之後,茶、糖、樟腦的出口取代了以前米、糖的大宗出口,這項貿易結構的改變,除了台灣本身的影響外,對於中國大陸廈門的影響也很深遠。
★西元1861年
  根據<淡水廳誌>:「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又據英國領事史文浩(Robert.Swindhol)記載:「當時台灣已有巨量茶葉運銷大陸。」
清朝咸豐11年,英人杜特(JOHN DODD)來台視察有關台灣樟腦生產情況,因當時台灣北部尤以台北附近山坡地樟樹種植最多,由南港有樟栳寮、木柵有樟湖等地名可見一般。聽說當時居民以從事樟腦加工為業,當時他認為台北附近氣侯土壤土質良好亦適於茶樹栽培。
★西元1865年
  淡水海關記載:八萬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茶葉輸出紀錄,這是公文書中,正式紀錄台灣茶葉輸出的可靠資料。
杜特氏再度來台,採購台灣茶葉運銷歐洲英國等地,因品質獨特獲得消費者好評,白毫烏龍茶贏得英女王美譽(東方美人),烏龍茶有(台灣香檳)美譽。
★西元1866年 清同治5年
  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來台灣視察樟腦發現台灣茶葉很有前途,於是,試辦收買茶葉,並由福建 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農民,獎勵它們栽培茶葉,然後再向茶農收購成品,當時台灣所製的茶葉,都是粗製茶,再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成精製茶。
★西元1867年 清朝同治六年
  杜特在料館街(今環河南路二段)開設茶館從事台茶貿易,同年杜特便將台茶輸出澳門,也取得官府的許可,將資金貸與農民獎勵茶樹的種植,從此台灣北部一帶,樟腦材料產品生產漸漸停止。
★西元1868年
  杜特鑑於精製烏龍茶在台灣試製成功,於是進一步計畫在台北萬華地方創設精製烏龍茶廠,台灣開始走進了烏龍茶精製期。同年並以二艘帆船裝載烏龍茶2131擔21000公斤直接輸往紐約,杜特對台灣茶葉經營與發展頗具貢獻。當時三峽是全省最大茶菁產地。
★西元1872年
  是清朝時期台灣茶業的黃金時代。當時台灣經營茶葉出口的洋行有五家之多,在台北茶葉市場競相爭購烏龍茶,使台灣茶葉售價逐漸提高。當時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茶農更加努力投入茶葉增產工作。
五家洋行:1.德記洋行2.怡和洋行3.義和洋行4.美時洋行5.新榮利洋行
★西元1873年 清同治12年 台灣薰花加工開始年代
  台灣茶業第一次危機,同時也開始了多元化年代。因景氣不好加上台北專門出口烏龍茶的五家洋行,認為烏龍茶的價格昂貴無利可圖,一致停止收購,使烏龍茶 陷於慘境,一般茶商迫不得已,就將烏龍茶大部份運往福州,全部改製花香茶,當時台灣茶在大陸並無名氣,名稱也未定,其性質甘而不香,福州茶商遂將台灣運來 的茶葉再加工處理,當時亦稱「花香茶」,但由於台灣茶甘韻持久加上薰花處理,深受茶業界喜愛,逐將台灣茶與本地茶混合處理,當時福州茶商稱這種多種茶混合 包裝在一起的茶通稱包花茶,也就是台灣最早期茶名稱由來【台灣包花茶】,同時成為台灣茶在大陸名稱,也是台灣茶薰花製造開始,從此台灣茶業有了兩極化發 展,一種以傳統武夷茶方式製造烏龍素茶為主,一種以傳統烏龍素茶再加工薰花為台灣包花茶為主,當時白毫烏龍茶也是產品之一,但是產量極少。
台灣茶葉年代商品:
第一代--傳統武夷茶製法(台灣高級烏龍茶)、白亳烏龍 茶(俗稱為膨風茶)。
第二代--傳統烏龍素茶再加工(台灣包花茶)。
以上為主要商品,為台茶多元化的開始。
★西元1874年 清光緒元年
  欽差大臣沈葆楨奏准新設臺北府統轄臺灣北部,擬建城於大加蚋堡艋舺街及稻埕之間,名曰『臺北府』,同年,台灣最早製造包花茶的廠家「合興茶行」成立, 負責人為王登氏,仿照福州薰花法製造花茶,台灣茶用黃枝花為花料用以薰茶,所得成績頗佳,售價日漸提高,薰花方法亦由祕而不宣進而漸漸公開,於是台北茶商 群起仿效,香氣特強的茉莉花種由福建引來台灣,栽培於台北近郊新莊、海山、淡水一帶,還有秀英,玉蘭、樹蘭等數種香花皆為薰花的香料。
★西元1878年
  淡水海關報告曾記載:「15年以前,大稻埕四周的山坡上,幾乎看不到一棵茶樹,現在這些山坡上都種滿了茶樹,直至番界。……茶樹的種植也南拓至北緯24度,幾達台灣中部。」
茶樹栽植置中部後,未再往南拓展,乃因南部過於乾熱,幾次栽種均未成功,故南部除山區有少許野生菜外,無茶葉生產,就茶的品質而言,北部丘陵所產之茶,以 大嵙崁溪、新店溪沿岸的品質最佳,淡水河以南、基隆河沿岸品質次之;台北至新竹間較近海岸地區及中部地區品質最劣。就種茶戶數,則以深坑、石碇為最多,其 次為桃園、新竹地區,苗栗以南,三貂以東以北漸少。
茶葉的拓展多少均侵犯了先住民原有的生活領域。淡水海關報告記載:「在國際市場對台茶需要遽增以前,漢人侵犯番界的進度很慢,所侵犯的土地也很小,在淡水(指新竹以北地區),噶馬蘭(今宜蘭)若干地區根本沒看到漢人犯邊。」
★西元1880年 清光緒六年
  台茶輸出量達542萬8553公斤,達輸出量最高,產製區以台灣北部為主。不是茶農也開始改種茶樹,尤以從事樟腦加工者更多,是造成台灣北部樟樹加工 業停產最大因素之一。其中當時七星郡內湖、南港大坑樟栳寮居民王水錦與魏靜時兩人見樟腦加工無利可圖,茶業市景看好,遂從事茶樹栽培及製造工作,茶苗聽說 由今台北縣深坑鄉土庫當地引進十餘株茶開始種植。製茶技術則向大陸來台廖洞坑茶師學習傳統武夷烏龍茶製法及薰花處理。
以前的淡水領事館報告,海關報告,幾乎年年都會指出,北部人民原多謀生困難者,但因茶園日拓,所得提高,消費增加,可以穿更好的衣料,買得起玉、人蔘、絲等奢侈品,由大陸進口磚瓦以蓋華屋等,因此北部亦少有乞丐存在。
★西元1881年 清光緒七年
  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氏(或稱 吳福老)因 感到福建改製包花茶獲利不多,為圖厚利起見,帶著技術人員(茶師)渡海來台,在台北設立【源隆號】專門製造包花茶,就在這一年台灣包花茶首次輸出海外,(外銷)。
同年魏靜時之獨子魏成根生,南港包種茶有名茶師。
★西元1882年
  後有安溪縣茶商王安定氏及張古魁氏兩人合夥組織設立【建成號】經營烏龍茶薰花加工(包花茶),由廈門。再分運南洋銷售。
★西元1884年
  台灣古城建成完工。
★西元1885年 清光緒11年 台灣建省
台灣茶製技術進入自然清香開始年代
  魏靜時茶農成功發明新的茶製造法,經研究後證明,所製的茶比經過薰花加工處理的(包花茶)還香,也不用像烏龍茶如此複雜製造,簡單又清香茶葉震驚茶業 界。同年王水錦茶農也以傳統武夷茶製法加以改良製造種籽茶,並對外公佈,也是新的茶葉製造方法,其特色水紅、甘而熟香。兩人所發明茶製造方法各有特色,成 為當時台彎茶葉的兩大製造法。

南港式製造法發明人:魏靜時所研發的製造法成為今日台灣茶葉技術主要來源。

文山式製造法改良人:王水錦因年老目盲失傳。

  台灣烏龍茶薰花加工處理年代因而結束,這是台灣茶 業史一大革新轉變,魏靜時及王水錦的茶葉名稱為「南港種籽」,是台灣最早的『包種茶』。(根據日人井上房邦調查,包種茶原始名稱為種籽茶,此種茶葉在製作 完成後,用方紙兩張內外相稱,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外觀之四方包,包裝外表註記茶名及麥頭加印章,稱之為「包種籽茶」,後簡稱「包種茶」,為包種茶稱謂之 由來。這種包裝茶的方式,依據舊誌的資料,迄今一百二十年前,是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茶葉加工業者,王義程所創製,由他創導並傳授,此包裝方式是為配合當 時茶葉外銷需要之創造),也是中國千年來茶葉製造歷史上新的突破。
魏、王兩式不用薰花加工處理即能製造清香茶葉的製造方法,讓台灣茶業生態變化進入第三代時期,故才有「台灣真是好所在,樹葉也會出花香」的民間俚語。從此 台灣茶業走入新紀元,台灣烏龍茶處理加工(包花茶)年代在台灣茶業界結束,茶農依照自已的地理環境、天氣變化、土質、採茶季節及茶葉採收靜置脫水處理時間 掌握,開始製造自己茶葉。

西元1886年
  劉銘傳撫台時期,對茶獎勵不遺餘力,一面開山撫番以拓展茶園,一面設法減少茶園之課稅,全台清丈土地時說:「惟念山坡峻嶺,栽種茶樹者,其工本勞力, 比重於其他,並加體恤」:又引入印度,錫蘭的製茶,種茶法,更重要的是為了使台茶不必由廈門轉口而由基隆直接出口,而修築了新竹至基隆的鐵路,電報之設 立,雖是基於國防的需要,但其架設亦有助於台茶的貿易。
台灣的交通工具並未因外人經濟力量的侵入而有大的轉變,而交通之落後,據台灣府領事報告所言,是台灣對外貿易的最大障礙。
據馬偕的台灣遙寄記載:「每年廈門有一、二萬人到台灣來經營茶葉,此中有1﹪的人會流居於此,而從事茶業的茶農很多來自安溪及廈門附近貧瘠地區,大陸埠的 再製工業及茶師亦多來自大陸,揀茶女、採茶女,亦有來自大陸者,茶行尚資助其旅費。而南部人口即使曾因政府加課糖釐、田賦,史糖業衰敝,造成人民往內山遷 移,但未有移往北部者。」
茶除了1862年有3.516擔由外船載以外,主要是由戎克船載出,外船之大量使用,始於1866年,但在1867-1876年間,仍有部分茶由戎克船載出。
※備註:戎克(Junk)是以風力航行的帆船。
★西元1887年 光緒13年
  台灣建省以劉銘傳為新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銳意台灣茶業發展,令大稻埕創立茶郊「永和興」茶行,當時有名茶行有合興茶行、建成茶行、永裕茶行、陳朝波茶行等。
★西元1888年 光緒14年
  劉銘傳巡撫指定外僑居留地,建昌街(今貴德街北段)沿街茶行林立,有洋人經營的番莊(製烏龍茶),國人經營的鋪家(包花茶及少數包種茶)與千秋街茶 行,合約六十餘家,可謂茶莊大市。揀茶女工甚至有來至福建安溪者,仿如今日所稱大陸勞工,當人力不足時或有以竹篙圍追路人加入趕工,建昌街已是鋪有石條的 高級馬路。
西元1889年
  台灣巡府劉銘傳命業者組織「茶郊永和興」作為輔導茶業的機構,並防止不肖業者的不道德行為,團結同業,改良製茶技術,擴大生產,獎勵輸出。茶郊永和興 的結郊宗旨:「竊惟財物之流通,國史編貨殖之傳,有其禁例,週禮重市之官,紖茶葉係洋商之貿易,宜作規約,垂丕永遠,表忠信於國外,圖東瀛之豐盛。我淡水 茶葉日昌,商船日繁,如綠乳浮甌,為泰西各國所貴重,如瓊花凝碗,其名遠馳於印度洋面。今物產滋豐,財源益開,然人多善惡不一,物盛弊害漸生,或以偽物冒 名品而謀其利,或混合粉末,企為射利,遂致誤及大局。受集同業,共議規約,設禁例,一新舊習,毋貽圖利之誚,冀同心共濟,望杜私立之端,名曰永和,茶葉興 隆之佳兆也,生前途將有之好機,洋洋日進,大稻埕貿易潮流公平,滬尾船舶,當如雲霞之集焉。」
永和興組織後,充分發揮了團結、合作、和諧的功能,奠定台灣茶業穩定發展的基礎,所主辦的事務,除了辦理茶業界的團結、自肅、輔導茶業出口之外,也重視茶業從業人員的福利,並設「回春所」服務員工。
※「回春所」是員工春來秋往的落腳地,也是茶業從業人員的職業介紹所。
茶郊永和興,是一個民間組織,但對台灣的經濟社會,尤其是茶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 茶郊:指現今的茶業工會
★西元1890年
  淡水海關報告說:「該年台灣試曾著種桑養蠶,但因勞工均為茶業吸收,無法發展。」可見茶業發展以後,北部台灣已達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的水平。以後樟腦業的利潤雖然教糖業的為高,但深山常有番害,因此蔗農轉業者少。
★西元1891年
  保障茶園免於先住民侵入:為了由茶、樟腦爭取財源,也有剿番的舉動。但不管是民間武力還是軍隊都很難對先住民佔絕對優勢,一則山地的懸崖峭壁是先住民 的天然堡壘,二則先住民身手矯捷,很容易躲開漢族的攻擊,三則山區瘴氣很重,瘧疾是漢人的一大剋星,在漢、番衝突中死於瘧疾者較死於受傷者多。淡水海關報 告說:「台灣的山地族是任何軍隊也難應付的敵手。他們常爭回二、三塊土地,許多是樟林,有些是茶園,有一度還將1000個漢人趕下,直逼噶馬蘭城門。」
★ 西元1893年 清光緒19年
  台灣茶葉的聲譽在國際上大受好評,一時之間,台灣茶葉突飛猛進,出口量大大增加,茶園的面積也足漸擴展。台茶的輸出量達到新的高峰,計達九百八十三萬 六千九百餘台斤。台灣茶葉從產地到港口的交通工具,早期均以肩挑為主,挑到台北的茶棧或大稻埕等集中地,再以舟筏或牛車運到港口,新竹到基隆的鐵路完成 後,分擔了部分運輸工作。
台灣南北口岸的腹地,以鹿港、彰化為界,北部地區主要產業的輸出,是由淡水、基隆兩港為口岸,但是茶的再製地點是台北的大稻埕,而台北與基隆間隔大山丘,故以淡水為主要出口港。
台灣接近茶產地的兩個主要港口淡水、基隆,而淡水有沙洲淤積,巨輪難以停泊,基隆雖為良港,但與茶產地間有山區阻隔,在鐵路未築成以前,來往不便。
★西元1895年 清光緒21年
  日本佔領台灣,日人銳意經營茶業,一方面積極擴展茶樹栽培面積,同時也積極對海外宣傳與推銷,使台灣茶業每年外銷不斷增加,烏龍茶與包花茶、包種茶成為當時台灣主要外銷產業。
  廈門領事報告說:為台灣轉口茶葉是廈門繁榮的主要基礎。台灣劃入日本統治之後,日本人傳統上所飲用的茶,屬於清綠茶水的綠茶系統,然見到台灣包種茶密綠的水色與其相近,更甚日本煎茶又有香味,以致對台灣包種茶極力研究和改進,獲得到日人讚賞和鼓勵。
★西元1896年 清光緒22年
  台北地區已有260家茶行的設立,其中本土較早者為大山茶行。
★西元1900年
  淡水海關報告說:「該年台灣試曾著種桑養蠶,但因勞工均為茶業吸 收,無法發展。」可見茶業發展以後,北部台灣已達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的水平。
李細粒生,南港包種茶有名茶師。
★西元1901年 光緒7年
  日據時期木柵、景美地區滿山皆是茶園,當地所生產的茶也被認為品質最好,景美興福的15分(今日興隆路140高地)附近即設有茶樹栽培試驗場,專做為以烏龍茶、包花茶為主的茶樹品種和茶園經營改良試驗場。
★西元1903年
  日本政府看到紅茶在國際市場上有它一定的地位,在桃園的草湳波(現在的楊梅埔心)建設機械製茶試驗所,並設「茶樹栽培試驗所」同時,在苗栗三叉河設置分廠,從事試驗研究,並試製紅茶。
為加強台灣茶葉發展,當時日據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平鎮茶業試驗所(位於楊梅埔心),今台灣茶葉改良場前身。
★西元1904年
  台灣製作綠茶的開始較紅茶還早,但是外銷的開始卻遠遠落後於紅茶。
★西元1905年
  另有台灣茶葉株式會社成立,借用草湳波製茶試驗所,買下苗栗三叉河的茶園,專門製造紅茶。
★西元1909年
  民國前二年,魏靜時之『南港包種茶』參加日本博覽會獲頒特等獎。
★西元1910年
  日本平鎮茶業試驗所(今茶葉改良場前身),技手山田秀雄、井上房邦、谷村愛之助及台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及台北洲農會技員張迺妙、陳為楨等協助翻譯下,完成台灣茶葉普查及技術調查工作,公佈魏靜時的南港包種製造法,是最好製造法,王水錦同時亦接受調查。
兩人製法不同:
王水錦的製法以傳統武夷茶製法烏龍茶直接改良包種茶,茶水泡後濃香,水較紅,稱為「文山式製造法」。
魏靜時包種製法為其自行發明製造的方法,較新式,茶水泡後清香,水密綠色,稱為「南港式製造法」,屬輕發酵,茶水以鮮綠黃色為特質,香氣自然清香怡人,外觀「龍形」緊捲縐曲,沖泡後茶葉鮮綠栩栩如生有(去死回生)之奇,滋味圓滑甘潤為其特色。
兩大製造法同時在台灣茶業界廣為流傳。
南港包種茶採收期每年有四次,分別是春茶(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夏茶(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六月白(七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秋茶(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冬茶(十月上旬至十二月上旬)。
茶樹品種以青心烏龍茶(茶農俗名稱為種籽茶)為主。
★西元1911年 民國元年,(大正元年)
  台灣日據時,根據民國20年(昭和六年),當時日本政府民俗調查報告記載,以烏龍茶、包花茶而聞名之產地有文山郡、七星郡等區域,在春秋兩季製造烏龍 茶者為多,其中特別以烏龍茶加工薰花處理「包花茶」為主,而當時製造包種茶者還是極少數,以南港大坑的王水錦及魏靜時生產種籽茶為首,價錢有70至80 圓,當時深坑、木柵地區所生產春茶,以烏龍茶為栽培製造的價錢最多不過40至50圓,十五分地也有50圓價錢,由此可知南港包種茶當時獲利遠比烏龍茶高, 魏、王兩氏製法更受肯定,地方茶農爭相學習,魏、王兩氏從此細心從事包種茶研究,不論栽培或製造方式皆加以研討改進,一方面提高製茶技術,一面將其研究心 得傳教同業學習。
文山郡為新店庄、深坑庄、坪林庄、石碇庄等四庄。七星郡為北投庄、汐止街、士林庄、內湖庄、平溪庄等四庄一街。
★西元1914年
  茶種青心烏龍由福建安溪引入壓絛繁植。
★西元1915年  民國四年(大正4年)
  文山地區製茶到處還是以烏龍茶方式為主,製造包種茶的盛況僅限於七星郡南港的一部分未能普及。
★西元1916年民國五年(大正5年)
  台灣製茶方式完成調查,選定魏靜時發明的南港包種茶製造方法及王水錦改良的包種茶為當時茶葉製造最好的方法。名稱定為『南港式製造法及文山式製造法』,除廣為擴展外,並鼓勵茶業界前往學習。
  日本政府為改進台灣茶業,選擇南港大坑栳橑為『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並邀請魏氏擔任教師負責台茶改進工作,教導茶農學習南港包種茶製造方法,當時王 水錦72歲後目盲、魏靜時63歲,因兩人年紀大而拒絕,時台北州農會及七星郡首都相當重視,並派當時內湖庄庄長郭華讓及地方大老極力邀請,經王水錦力薦, 魏靜時受聘為(茶製造講師),是台灣第一位以茶農身份受聘為茶業製造講師,由政府聘任負責台灣茶業全面性改革工作,日治時期中央研究所新竹縣平鎮製茶試驗 所(今茶葉改良所場前身)派技術人員向技手井上房邦、山田秀雄、谷村之助及台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及台北洲農會技員張迺妙、陳為楨等學習包種茶製造培養及 訓練工作,授教技師由總督府經費補助,巡迴台灣各地茶區以南港包種茶製造技術為基礎,進行台灣茶葉改良及技術統一的工作,大陸傳統的製茶方式就此結束,台 灣茶葉進入全面性的改革工作。『南港式製造法』成為今天台灣茶農製茶技術的『母法』。
註:根據台灣茶葉製造法,王水錦魏靜時可說是南港式製造法之元祖,但王水錦因目盲又早逝的關係,魏靜時最為出名,其製造法當初極為秘密而不大願意教導別 人。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曾指派職員調查研究製造法,以此為基礎完成台地茶園之製造法,而將其製造法指導一般茶農,其後台北州亦每年舉辦講習會並聘 請魏氏擔任講師,致文山地方之包種茶亦受到南港式製造之影響。
★西元1918年
  平鎮試驗所完成調查,選定青心烏龍、大葉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為四大優良品種,並大量推廣(因戰爭中斷延至民國42年才開始由平鎮茶業試驗所大量繁殖推廣)。
當時台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認為台灣氣候與土壤所培育的茶業,須有製茶機械的配合,才能做出優良的茶業,於是與茶業試驗所技師谷村愛之助,研究設計製茶機械,在將各種製茶機械貸借給各製茶工廠,奠定了台灣機械化製茶的基礎。
★西元1919年
  日本台灣茶葉株式會社與台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合併,在桃園大溪等 地開拓茶園,擴展製造紅茶。
台茶出口量1200萬斤,同年鐵觀音由日本三井茶合名會社派張迺妙、張迺乾兄弟從安溪引入本省種植,木柵為主要產地,屬晚生種,鐵觀音以福建泉州府為原產地,木柵鐵觀音開始為當地次要產品,但茶農還是以烏龍茶為主,後受『南港包種茶』製法影響,傳統製造也有了改變。
★西元1920年 民國九年(大正9年)
  台灣烏龍茶輸出美國突然受到打擊。民國8年1100萬斤左右的輸出量,一年下降到7萬斤,全世界面臨經濟恐慌,加以爪哇紅茶大批運往美國,意把搶奪台 灣烏龍茶市場,台灣茶量輸出銳減,產地大稻埕茶倉庫堆積如山,當時日本在台最高督府,為救濟茶農及提高茶葉品質,避免隔年外銷茶混有滯銷品,因此強制以每 百斤8圓價錢收購烏龍茶並統一燒毀,當時農政單位為加強茶農管理提高茶葉品質,在生產地區強制成立茶業改善團,以南港包種茶製造技術基礎,加強改善茶樹品 種、茶園管理及製茶技術改進工作。同時受競爭激烈,印、錫、爪等茶地區也努力改善品質,研究飲茶者嗜好,努力去迎合市場需求,造成台灣烏龍茶銷路一蹶不 振,然而南港的包種茶郤不受打擊,茶農因此開始傾向學習南港包種茶的製造,尤其南港地區所產包種茶更是有名,聽說文山地區石碇、深坑、興幅十五分等地的茶 葉,也以南港包種茶之名矇混出口。南港包種茶之名開始受各界肯定,風光歲月達20年之久。
  同年印度阿薩姆種紅茶由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從印度引進台灣。 是年農政單位召集全省茶葉子弟,舉辦包種茶講習會,由魏靜時擔 任教師。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經濟恐慌,各種消費趨於緊縮,因而台灣茶葉銷路銳減,尤其烏龍茶,自此一蹶不振。
★西元1921年 民國十年(大正10年)
根據當時民俗調查,受烏龍茶滯銷影響,南港包種茶更受日本官方重視,為改進台北州農會、新竹州農會、豐原、南投等農會,更委託魏靜時教導包種茶製造方法,每年春秋二次開辦講習,將其技術心得傳授給茶農。
  台北州、新竹州農會均以魏靜時包種茶製造方法,每年興辦包種茶製造講習會2至3回,並由魏靜時負責茶葉技師的培養及茶師的訓練工作,授教技師再由督府 經費補助下巡迴台北、新竹各地指導茶農。 台北州縣農會另支助經費建造製茶所,且因魏靜時指導的技師巡迴台北州茶區教導茶農製造及技術改良,茶葉如烏龍茶、鐵觀音也因而改變,與傳統大陸製造方式不 同。
當時日本府為提高製茶品質,避免同烏龍茶粗製,嚴格規定茶農未接受講習訓練者,不得在家從事茶葉製造工作,只能生產茶菁,茶農也必須組織起來。
包種茶有凌駕烏龍茶之勢。
台灣茶業演變進入第四代
第一代 傳習大陸武夷茶製法烏龍茶 台灣烏龍茶
第二代 以傳武夷茶製法烏茶加工薰花理 台灣包種花茶
第三代 魏靜時茶農發明 南港包種茶
第四代 以南港包種製造方法改良台灣各地茶葉
(台灣茶均包種茶系列產品)如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及各地包種茶
  現在台灣所產台茶跟大陸茶製造方式已南轅北轍,大陸傳統製法在台灣結束。
★西元1923年 民國十二年
  昭和太子來台渡假,初飲南港包種茶,芬芳撲鼻,香氣幽雅,入口甘醇且久而不散,為之喜受南港包種茶,魏靜時茶師名聲大噪更受各界讚譽。
★西元1924年
  王水錦春茶採收後死亡,享年80歲。 南港包種茶元祖
★西元1925年 民國十四年(大正14年)
  由於歐洲人嗜好醱酵茶,所以才進行研製全醱酵的紅茶,當時由日本在台總府,自印度引進阿薩姆品種茶試種於南投縣魚池鄉,成功後在魚池、埔里地區獎勵民間栽種,再拓展銷路致歐洲各國。
★西元1926年 民國十五年
  包種茶外銷快速增加為900萬斤,南港的製茶技術執台灣茶業之牛耳,成為台灣茶業重鎮。泰國政府規定台灣包種茶進口包上,需貼魏靜時茶師照片才準予在泰國販售,並有以『南港包種茶』為店名的商家。
★西元1928年
  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逐漸惡化,日本軍閥侵略中國,包種茶的輸出遭受打擊,後來日笨佔領了中國東北及大陸的一部分市場的胃納量增加,包種茶及烏龍茶製作之花茶的輸出量也較為遞增。
當時日本在台政府,為求茶業製造品質、產銷秩序,規定茶農一律需有公司組織才能製造茶葉,合作社才能買賣茶葉。
★西元1929年
  台北州轄區內陸續設有茶業改善合作團體,製茶合作社成立。 是年,魏靜時死亡。享年76歲。 台灣包種茶元祖
   當時七星郡首代表日本政府親臨拜祭,滿山白布以名人感念。為感謝魏靜時茶師對台灣茶業的貢獻,代表日本昭和天皇贈「白櫻花狀」,並尊稱『台茶之父』『台灣茶業大恩人』。
茶業的教導工作由其子魏成根及孫女婿李綑粒接替。
魏成根創立南港大坑製造所,繼續教導包種茶製造延續工作。
★西元1930年 民國十九年前後
  全省各產茶區域皆能製造包種茶,逐年增加輸出數量且可凌駕烏龍茶之上,因期間日本佔領我國東北數省,包種茶市場除南洋一帶外,尚有東北廣大市場。民國15年至19年(1926至1930)五年中包種茶為最盛期,每年銷售量在三百萬公斤上下。
  印度、錫蘭,爪哇及蘇門答臘等紅茶生產國家,因感當時紅茶價格低落,互相協定限制紅茶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正好是台灣紅茶擴展外銷的機會。
★西元1931年 昭和6年
  魏成根成立南港大坑製茶所,同年開元製茶因包種茶市場需求太大日夜趕工,生產工人不小心失火燒燬,開元製茶所就此結束工作。
★西元1933年 民國二十二年(昭和8年)
  台灣烏龍茶主要出口地以美、英國為主,包種茶主要出口地以東南亞、東北亞、亞州為主要消費市場,台灣茶葉栽培種植面積46,030公頃最高,目前茶園面積38,000餘公頃。
★西元1934年 民國二十三年(昭和9年)
  包種茶外銷因東印度之高關稅政策及爪哇茶影響,使台灣包種茶外銷數量驟在500萬斤以下。
★西元1936年
日本政府在魚池鄉設紅茶試所。
★西元1937年
  紅茶的最高峰,達到五百八十萬多公斤,台灣紅茶繼烏龍茶、包種茶而興起,形成台灣茶葉外銷市場競爭的第三種主要茶業。
★西元1939年 民國二十八年
  南港包種茶製造學習及講習工作,因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結束(延至42年由茶改良廠接替,南港茶業訓練講習成成歷史)。日本政府劃台灣為雜糧供應區,茶農 每戶一半茶園去除茶樹改種雜糧(馬鈴薯、蕃薯),茶業也受戰爭影響,日軍將製茶機器或鐵器一律沒收熔化製成兵器,同時日本政府在台灣大量開採礦產。(日本 政府掀起大東亞戰爭,在台灣嚴格施行皇民化運動,嚴禁台語歌謠傳播)
★西元1941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海運中斷,各項貨物無法輸出,台灣茶葉出路受阻,外銷數量一落千丈,更由於日本因發動戰爭,急需兵源,糧食,為應付不斷擴充的兵源,台灣同胞被徵調參加軍隊工作,勞動轉移,以致許多茶園乏人耕作,任其荒蕪,更有茶園廢置,改種糧食,以應缺糧燃眉之急。
是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海運阻滯,台茶無法外銷,烏龍茶逐絕跡於世界茶葉市場,原來愛好台灣茶的顧客,尤其是美國的消費者改變了飲茶習慣,幾乎把台灣茶遺忘了。
★西元1945年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台灣光復後,茶園面積僅存三萬四千公頃,實際生產茶業的面積只有二萬三千公頃,,粗製茶的生產量約一百四十萬公斤,輸出 的數量僅寥寥二萬八千公斤,台灣茶葉幾乎陌入停滯狀態。這是台灣茶葉最差的時期。為復興台灣茶葉,我國主管農林機關,首先將所有日本公私營茶業會社一併接 收,成立台灣省的(台灣茶業公司)隨後併入台灣農林公司之下的茶業分公司,積極著手重建茶園,整頓製茶工廠,由於台灣茶葉過去在國際市場上所建立的基礎, 茶業界人士的勞力奮鬥,政府的輔導,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競爭強敵,印度、錫蘭、爪哇等國的茶業遭逢大戰的破壞,尚未復原,無法有效的提供市場的茶業需求, 因此,台灣茶葉復興頗為迅速。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南港附近山區於日本政府所留礦產,民斷繼續開墾,就南港大坑礦坑多達6至7處之多,茶業又因大戰景氣不好,原茶農子弟多數從事礦工工作,南港包種茶從此一蹶不振。
★西元1947年
  台灣茶葉正要蓬勃之際,不幸發生二二八事件。
★西元1948年
  政府因實施「出口結匯辦法」。台幣改換新台幣,由原有台幣四萬換發新台幣一元,這些突如其來事件,使得台灣茶葉元氣大傷,台茶的經營再度陷入困境。美 商協和洋行(Hellyer&co)到台灣來設立分行,發現台灣如果照中國大陸製做綠茶的方法來製造綠茶和精製出口,必定有很大的成就,於是,請上海派綠 茶專家來台灣試製,綠茶、在新竹縣的新埔、竹東、關西、楊梅,湖口等地,設定了十二個製茶廠,獲得很順利的成果。
西元1949年 台灣輸出一百一十九萬多公斤綠茶倒北非洲,從此台灣綠茶與北非 洲綠茶結合了二十餘年,開創了台灣綠茶的黃金時代。
★西元1954年
  茶園面積增加到四萬六千多頃,粗製茶生產量達到一千三百萬多公斤,而輸出茶業竟將前年所滯積的部分存量一併出清,達到一千四百八十餘萬公斤。開創了台灣茶空前的輸出量紀錄。為了積極開展台灣茶葉市場,政府不斷的致力於三項工作。
(一)獎勵措施:開辦外銷茶業貸款。保留出口實積,實施結匯證 辦 法,改訂匯率,簡化出口手續,取消出口底價等。
(二)輔導原則:改進製茶方法,聘請專家現場指導,舉辦製茶比賽,改良茶業的製造。
(三)加強宣傳廣告:積極參加國際博覽會,提供茶的成品或資料參加陳列,擴大宣傳。派遣茶業界人士出國考察,訪問世界各主要消費國。
西元1964年
  台灣綠茶的輸出量就超過了台灣紅茶而高居首位。台灣綠茶製作比紅茶早,為什麼輸出卻比紅茶晚而且少呢?主要原因是日本統治者,壓制台灣炒菁綠茶的發展,怕台灣的綠茶與日本國產的蒸菁綠茶發生競爭,保護日本本國綠茶的茶業利益。
★西元1971年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本省紅茶產地除魚池(埔里茶區)外,還有花蓮鶴岡、台東等地均屬大葉種茶區,而以小葉種紅茶製造者比較少。產品外銷美、英、新加 坡、荷蘭等很多國家,由於大葉種製成紅茶其水色艷紅、清澈、香氣醇、滋味濃厚,媲美其品質堪與原產地印度、錫蘭媲美,南投縣生產的大葉種紅茶一般稱為「明 潭紅茶」,花蓮鶴岡生產紅茶稱為「鶴岡紅茶」。
在推動復興中國茶文化的使命下,思考如何把茶文化的活動賦與明確,清新的名字,若以「茶道」這個名字,將被人誤解是崇尚日本已沿用很久的詞,若用「茶禮」,似乎又不能涵蓋大家的想法。
   當時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為復興中華文化,其提議以「茶藝」為台灣茶文化代表名稱,此為今茶藝文化名稱的由來。
★西元1973年
  11月由經濟部、內政部正式行文准予茶藝館的設立,終於「茶藝」這個行業,正式得到官方的承認。這是台灣茶文化工作者在中華茶文化史上一項很大的貢獻。
  西元1975年 公佈的行政命令,把茶藝館視為特種營業,與具有色情色彩的「茶室」業相提並論,列入禁止增設經營的項目,經過茶藝業者、學者、新聞界的聯合舉辦座談會、公聽會、陳情等,據理力爭。
★西元1978年 民國六十七年
  台北市政府建設局開始每年撥補大量經費,在農會積極配合下,整修開拓山區產業道路,改善南港包種茶茶區對外交通,並輔導補助當地茶農更新茶園。
是年台北市成立茶藝協會。
★西元1980年
  民國六十年,台灣茶已由外銷驟轉為內銷。
★西元1981年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茶葉的產銷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的型態,茶葉的內銷通路型態也日趨複雜。
西元1982年 民國七十一年,正式設置了南港觀光茶園,現在茶區有二班產銷經營班,茶農班員40人,茶園面積約70公頃(台灣光復前最多曾達三百餘公頃),分佈於舊莊街二段的山坡地,栽種的茶樹品種以青心烏龍為主,少許鐵觀音。
近十餘年來,台灣茶園面積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究其原因,原供外銷的台北、桃園、新竹和苗栗等北部茶園,因外銷不景氣和茶園轉做其他用途導致大量減少,雖然 南投、嘉義、雲林等中部茶區開發較慢,但因出產烏龍茶普受好評,因此該等地區之茶園面積有逐年增加趨勢,使台灣茶葉仍能維持在年產22,000公噸的高產 量。
同年成立台灣茶藝協會,王應杰任理事長,范增平為秘書長,謝東閔任名譽理事長,茶藝協會是以宣傳茶藝文化,提倡飲茶風氣為目的民間團體。
同年成立「中華民國茶藝協會」。
★西元1992年 民國八十二年
  魏時靜第五代後人魏誠,根據祖傳喝茶方法,集各地老一輩茶農飲茶習慣,再結合中國道家、儒家思想創立『茶術文化』,其內涵:
飲茶九字心法 一口十秒、二滾、三入喉飲茶法
茶術文化最高境界 茶意--眼、耳、鼻、口、身、心六大含意
茶術文化最美心境 靜時水錦
茶術文化精神 意境祥和
★西元1994年
  茶術文化,禮儀教學,試驗教學開始。
★西元1995年
  茶術文化「高貴飲用法」教學及展示方式完成試驗教學。同年「冷開 水泡茶法」教學公開傳授,「開水泡茶養生,冷水泡茶治病」(台語)。
★西元1996年
  為提昇茶術文化教學多樣(元)性,完成「茶功」十八式運動之教學要領及動作架構。成為茶術文化教學課程之一。
其精神奠定了茶文化基礎,為南港茶業文化在中國茶業文化中佔一席之地。茶術文化是先人們的智慧薪傳,所孕育的文化,也是台灣的新文化。
★西元1998年
  完成茶術文化「茶陣七十二陣法」,高尚飲用法,教學模式及教學架構形式,奠定傳統「功夫茶」教學方式。
同年行天宮文教基金會志工隊,加入茶術文化試驗性教學,後參與南港地方文化特色展示,成功列入南港地方茶文化特色。
★西元1998年
  茶術文化 飲茶九絕
1.看茶泡茶 2.奉茶成禮 3.品茶觀茶
4.飲茶入喉 5.滾動茶水 6.春風茶意
7.茶淨身心 8.茶靜人心 9.喝茶修身
★西元1999年
  完成茶術文化「乾坤六法」教學模式,六大教學宗旨,奠定茶術文化教學基礎。
  行天宮志工隊,參與南港地方文化特色展示:有高貴飲用法教學示範、茶陣、茶功十八式及茶山導覽。成功的營造茶文化也能生活化、藝術化表演等生活文化承現。
茶文化由產業文化成功轉化為生活文化「休閒文化」的開始。
★西元2000年
  為避免茶術文化受誤導,師資培訓為當務之急,但需長期培訓,並訂出師資培訓基本原則。師資培訓需有進階證明者,才可進階學習,意指初、中、高研究師資班等階級,完成教育。師資需有師資證明者,才可執行茶術文化教育工作。
★西元2001年
  為「茶功運動」能成為社區運動,將原「茶功十八式」延伸「39式健身運動」,除在社區大學教授外,每天早上在南港公園,免費教授,成功成為全民健身運動。
★西元2002年
  正式在南港社區大學,完成第一期「茶術文化」師資人員培訓。成員9人,同年在第一期學員努力下共同完成第一冊茶術文化教學手冊。
a 陳政文    2006/10/20 11:25    163.027.053.241
尚無回應意見!
回覆內容依時間升冪顯示,改以降冪顯示
未發現任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