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欣老師語文教學網站

毛遂自薦
 

戰國時代,養士的風氣很盛行,有許多有權勢的人都喜歡藉此壯大自己的聲勢,養士就是將一些有專長的人以優厚的俸祿召募到家中,這些人被稱做食客或門下客。

當時趙國的宰相平原君也有門下客數千人,他的這些食客常給他許多建議及計謀,讓他能在遇到問題時,有人可以協助。

有一次秦國出兵攻打趙國,趙王派遣平原君出使楚國去請求救援,並且希望能與楚國建立盟國之約,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

平原君打算從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名精英,和他一起到楚國去。平原君經過幾番挑選,只找到十九人,還差一人。正當平原君在思量應該挑選誰,有一位叫毛遂的便自己要求平原君讓他一起隨行出使楚國。平原君看了看毛遂,便問毛遂寄居門下多久。毛遂回答大約三年。

平原君說:「一把尖利的錐子,銳利的尖峰只要一放進袋子中,就一定會露出尖頭來,你已經來這裡三年了,卻沒有什麼特殊表現,我想你的本領可能不夠吧」!

毛遂說:「那是因為我還沒被放入袋子,假如我早一點被放入袋中,早就已經刺破袋子了」。

平原君聽到毛遂這麼說,只好讓他跟隨。

到了楚國,平原君和他的門客遊說楚王與趙國建立盟約,費了一番唇舌,卻都沒有取得楚王的答應,這時毛遂開口跟楚王說明利害關係,楚王聽完毛遂的說明後,便答應與趙國結盟之事。

後來的人便根據這個故事,只要是自己推薦自己,或自己要求擔任某職務的行為,辯稱做事「毛遂自薦」。

◎成語解析

未經別人推薦或邀請,自己請求擔任某職務的行為。

◎成語造句

老師想要挑選班上同學參加演講比賽,小華自己「毛遂自薦」,老師便派他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