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
三國時代,有一位人稱一代梟雄的英雄--曹操,他是個機智過人而且聰明英勇的人。 有一次曹操帶兵出征,在要去攻打張繡的路途中,因為所攜帶的水不夠,附近又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 眼看著士兵們因為口渴而顯得精神渙散,這樣下去要如何打贏張繡。 於是曹操心生一計。舉起馬鞭指著遠方的樹林大聲的說: 「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樹上的梅子結實累累,相當美味又可以解渴,我們加緊腳步,到了那片梅林,就可以享用酸甜可口的梅子了」。 士兵們聽完,想起酸甜的梅子,嘴裡都不禁流出口水,於是就不覺得口渴了。 軍隊於是快步前進,在天黑之前找到紮營的地點,並找到了水源。 曹操運用他的機智,解決了問題。 後來的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為「望梅止渴」這句成語,譬喻人利用想像或虛假的事物,來滿足實際的慾望。 例如,小寶肚子很餓,但卻忘了帶錢,所以他只好想像媽媽會帶美味的雞腿便當回來,好「望梅止渴」一番。 ◎成語解析 譬喻人想像一些虛假不存在的事物,來滿足實際的慾望。 ◎成語造句 張先生每次工作很累時,都會想像領薪水時的快樂,讓自己「望梅止渴」,好減輕工作時的辛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