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欣老師語文教學網站

刻舟求劍

春秋時代是個紛亂的時代,各國之間都爭戰不已

當時鄭國正處於危急,因為共有十二個國家準備聯合攻打

後來的人就引用這個故事,為「刻舟求劍」,比喻自以為是,不去考量所有情況,只是固執己見的人。

例如,小張剛接到一個新工作,老闆提供很多參考資料給他,但他卻只是坐在書桌前空想,也不願意和別人討論,他這樣「刻舟求劍」,是無法將工作完成的。

◎成語解析

比喻人自以為是,固執己見,不肯隨情勢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及做法。

◎成語造句

作為一個成功的人,必須要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只是「刻舟求劍」,那這樣會錯失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