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欣老師語文教學網站

有備無患

春秋時代,天下為各地方的霸主佔據,表面上這些霸主都臣屬於周朝,實際各國之間彼此分戰不已,連周天子都無權過問。

當時有許多弱小的國家,常常會被周圍的強國併吞。有一次,弱小的鄭國被周圍的十二個國家聯合攻打。鄭國向強大的晉國求和,希望晉國能伸出援手,阻止其他國家的圍攻。

後來,晉國答應幫忙,其他的國家知道後,便停止攻打鄭國的計劃。鄭國國君送給晉國國君許多禮物,感謝他幫助鄭國解除滅國的危機。

晉國國君便把一部份的禮物賞賜給他的臣子魏絳,但魏絳不願意接受。

晉國國君問魏絳為什麼不肯接受他的禮物?魏回答說:

「現在晉國很強盛,國君是許多國家的盟主,這是國君自己的能力,也是晉國許多功臣名將的功勞,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不過,希望國君能記得『書經』所說的:『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也就是說,當你再享受快樂時,應該要想到當國家遇到困難及危險時要如何應付,並且要做好應付的準備」。

晉國國君聽了以後,便對魏絳說:

「你的意見很好,我一定會照著去做」。

後來的人便根據魏絳所說的話,引申成「有備無患」這句成語,用來說明人處理事情的方法:事先做好準備,可以避免以後發生的災禍。

例如,平時就有備無患的做好消防措施,遇到火警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成語解析

比喻人處事的態度,在平常就做好準備,可以避免發生災禍。

◎成語造句

人若抱著「有備無患」的心態,將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妥當,九可以避免發生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