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的窩 - 天吶!這窩超聒噪!
中國古文章中的順序用字:伯、仲、叔、季、孟

伯、仲、叔、季、孟

「伯」、「仲」、「叔」、「季」、「孟」,它們的本義不同,但都可以用來表示兄弟姊妹行輩長幼排行的序次。

「伯」,本義是長子。許慎《說文解字》:「伯,長也。」引申為排行第一,指兄弟中最年長的,就是「老大」。《豆棚閒話》第七則:「伯曰曹丕,字子桓;仲曰曹彰,字子莊;季曰曹植,字子建。」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的兒子,曹丕是老大,所以稱「伯」。「伯」也可以用於女子的排行,指姊妹中最年長的。《詩經·(ㄅㄟˋ)風·泉水》:「問我諸姑,遂及伯姊。」「伯姊」就是大姐。

「仲」,本義是「中」。許慎《說文解字》:「仲:中也。」《淮南子·天文訓》:「太陰在四仲,則歲星行三宿。」高誘註:「仲,中也。四中,謂太陰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引申為排行第二,就是「老二」。《詩經·大雅·烝民》:「保茲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是魯獻公的第二個兒子。「仲」也用於女子的排行。《詩經·邶風·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淵。……先君之思,以(ㄒㄩˋ)寡人。」高亨今註:「仲氏,古代長子長女稱伯稱孟,中子中女稱仲。」(任:姓。只:語氣詞。勖:助,這裡是「匹配」的意思。寡人:我,國君的自稱。)

「伯」和「仲」經常連用,表示兄弟的排行。《太平廣記》卷一九三引杜光庭《虯髯(ㄑㄧㄡˊ ㄖㄢˊ)傳》:「問其姓。曰:『張。』問伯仲之次。曰:『最長。」「伯仲之次」就是兄弟排行的序次。引申為對年長男子的敬稱。班固《白虎通·姓名》:「五十乃稱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慮定也,能順四時長幼之序,故以伯仲號之。」還可以引申為兄弟的代稱。尤袤《全唐詩話·盧渥》:「軒冕之盛,近代無比,伯仲四人,咸居顯列。」「伯仲四人」就是兄弟四人。再引申為指關係密切的人。孔尚任《桃花扇·罵筵》:「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王季思等註:「伯仲,本指兄弟,這裡意指朋黨。」(東林:指明末東林黨。)再引申為指關係密切的事物。曹寅《秋飲》詩:「且看大小《雅》,伯仲本同系。」由「兄弟」還可以引申為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難分優劣高低。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叔」,本義是「拾取」。《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ㄐㄩ),采(ㄊㄨˊ)(ㄕㄨ)。」毛亨傳:「叔,拾也。」(苴:麻子。荼:苦菜。薪:砍柴。樗:木名。)「叔」,表示比父親年少的父輩,即「叔父」,是它的假借義。後來假借義成了常用義,本義反而消亡不用了。「叔」由表示比父親年少的父輩「叔父」引申為在兄弟排行中表示第三。《史記·項羽本紀》司馬貞索隱:「崔浩雲:『伯、仲、叔、季,兄弟之次。』」「叔」在「伯」、「仲」之後,是第三位。

「季」,本義是「少子」,即最小的兒子。許慎《說文解字》:「季,少稱也。」段玉裁註:「叔、季皆謂少者,而季又小於叔。」所以班固《白虎通·姓名》說:「季者,幼也。」引申為表示排行第四或最後的、最小的。《儀禮·士冠禮》:「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鄭玄註:「伯、仲、叔、季,長幼之稱。」「伯仲叔季」,「季」在第四。「季」也可用於女子的排行。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歲夭死。長女嫁(ㄅㄛˋ)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妹十歲。」「季」,指最小的女兒。「季妹」就是最小的妹妹。

「孟」,本義是「列為首位」的意思。許慎《說文解字》:「孟,長也。」引申為兄弟姊妹中排行居長的。孔子是老二,字仲尼,他的哥哥叫「孟皮」。「孟女」就是長女。春秋時,齊為大國,齊姓姜,故稱齊君的長女為「孟姜」。引申為泛稱各國的長女。《詩經·鄘風·桑中》:「「云誰之思,美孟姜矣。」鄭玄箋:「孟姜,列國之長女。」「孟姜」,因常與「美」連在—起(如上例),因而後代又引申為泛稱美貌女子。徐複祚《投梭記·姿劫》:「如雲女,如雲女,顏如孟姜;秦淮裡,秦淮裡,宛如濮上。」

「伯」、「仲」、「叔」、「季」,可以連用,表示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最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班固《白虎通·姓名》:「以時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引申為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李邕《隴關游奕使任令則碑》:「《禮》《樂》《詩》《書》,伯仲叔季。」

「孟」、「仲」、「季」,還可以用來表示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月份。《逸周書·周月》:「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

「孟」,由本義「列為首位」可以引申為表示春、夏、秋、冬四季中各季的頭一個月,即農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春」是指春季的頭一個月,即農曆正月。《尚書·胤征》;「每歲孟春,(ㄑㄧㄡˊ)人以木(ㄉㄨㄛˊ)(ㄒㄩㄣˋ)於路。」(遒人:官名。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徇:向眾宣告。)「孟夏」是指夏季的頭一個月,即農曆四月。《楚辭·九章·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孟秋」是指秋季的頭一個月,即農曆七月。《淮南子·時則訓》;「孟秋行冬令,則陰氣大勝,介蟲敗穀。」「盂冬」是指冬季的頭一月,即農曆十月。《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傈。」

「仲」,由本義「中」引申為春、夏、秋、冬四季各季三個月中居中的那個月,即農曆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農曆二月居春季之中,稱「仲春」。陶潛《擬古》詩:「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遘:遇。)農曆五月居夏季之中,稱「仲夏」。《北齊書·方伎傳》:「顯祖令景業(ㄕˋ),遇《乾》之《鼎》。景業曰:『《乾》為君,天也。《易》曰:「時乘六龍以禦天。」《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吉辰禦天受禪。』」農曆八月居秋季之中,稱「仲秋」。陶潛《歸去來兮辭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農曆十一月居冬季之中,稱「仲冬」。葉夢得《懷西山》詩:「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

「季」,由「排行最後」引申為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各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季春」是指春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三月。《楚辭·九懷·尊嘉》:「季春兮陽陽,列草兮成行。」「季夏」是指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六月。《鹽鐵論·散不足》:「諸生獨不見季夏之(ㄒㄧ)乎?音聲入耳,秋風至而聲無。」(螇:蟬類動物。)「季秋」是指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呂岩《鄂渚悟道歌》:「縱橫天際為閒客,時遇季秋重陽節。」「季冬」是指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十二月。司馬遷《報任安書》:「今少卿(任安)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

上古說「四季」,是一年四季中各季最後一個月的泛稱。《素問·刺要論》:「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季」作春夏秋冬四季的「季」用,是漢代才出現的。東漢初年的桓寬,在他所著的《新論》中已出現「四季」的名稱,唐宋以後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