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復安國小校園生態

以下資料出自特生中心網站資料:

燕鴴(ㄏㄥˊ)全長約24cm,翼長17∼20cm。夏羽:嘴黑色,基部內側紅色;眼周圍白色;背面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臉頰、頸側至胸部黃褐色,腹部以下白色。冬羽:羽色大致似夏羽,但嘴黑色;喉部淡褐色,外緣之黑圈不明顯。飛行時像燕子,白腰與叉尾之特徵明顯可見。幼鳥:體色較灰,背部羽色呈鱗片狀。

燕鴴常單獨或成小群出現於海岸附近之砂石地、旱作區或內陸之溪床等開闊區域內。覓食方式是以類似燕子飛行的方式在空中捕捉金龜子、蜻蜓、蒼蠅等飛行中的昆蟲,也會在地面上急行,啄食蚱蜢、蝗蟲等地面活動的昆蟲。繁殖期約在4∼7月,通常會聚成較大族群集體在開闊的草生地上繁殖,每窩產2∼3個蛋,褐色,雜深色不規則斑點。

燕鴴在台灣為春秋過境鳥、夏候鳥和冬候鳥,主要棲息於低海拔開闊地。主要繁殖區在中國南部、東南亞北部;度冬地遍布南洋群島、澳洲等地。

2012/4/9上午約十點半時,於長頸鹿旁農田拍攝,遠遠看到一隻顏色不大一樣的鳥,心想拍看看好了,正好也打上課鐘了,只好隨手拍了幾張,並於中午用餐時查詢資料,結果是『特殊稀有鳥類』。